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猗兰操

韩愈 韩愈〔唐代〕

兰之猗猗,扬扬其香。
不采而佩,于兰何伤。
今天之旋,其曷为然。
我行四方,以日以年。
雪霜贸贸,荠麦之茂。
子如不伤,我不尔觏。
荠麦之茂,荠麦之有。
君子之伤,君子之守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兰花开时,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;
人们不去采摘兰花并佩戴在身上,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?
如今政局大变,为什么竟是这样呢!
日复一日啊年复一年,我依旧行走四方。
看到隆冬严寒时,荠麦却正开始茂盛地生长,一派生机盎然。
既然荠麦能无畏寒冬,那么不利的环境对我又有什么影响呢?
荠麦在寒冬生长茂盛的特性,是它所特有的。
君子在世间所遇到的困难,也是他所可以克服的。一个君子是能处于不利的环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。

注释
猗兰操:蔡邕《琴操》说,孔子周游列国,诸侯不能用。孔子自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猗兰操》是一首四言诗。此诗开篇起兴,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,也寓意君子高尚的品质,而后强调兰花的价值不在于是否被采摘佩戴,而在于其本身的品质与香气;接着感叹时代的变迁,自述诗人自己行走四方,经历时间的洗礼;后以雪霜和荠麦为喻,描绘一种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茁壮成长的景象,接着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和思念,结末再以荠麦为喻,强调在困境中依然能够坚守信仰与理想的重要性。整首诗以兰花为象征,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,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与坚定信仰的坚守与追求。

韩愈

韩愈
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一说怀州修武(今河南修武)人 ,自称“郡望昌黎(今辽宁义县)” ,世称“韩昌黎”“昌黎先生”。中国唐朝中期官员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秘书郎韩仲卿之子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,从平“淮西之乱”。直言谏迎佛骨,贬为潮州刺史。宦海沉浮,累迁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为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郡伯,并从祀孔庙。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并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倡导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写作理论,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 444篇诗文  1755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酌酒与裴迪

王维 王维〔唐代〕

酌酒与君君自宽,人情翻覆似波澜。
白首相知犹按剑,朱门先达笑弹冠。
草色全经细雨湿,花枝欲动春风寒。
世事浮云何足问,不如高卧且加餐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同题仙游观

韩翃 韩翃〔唐代〕

仙台初见五城楼,风物凄凄宿雨收。(初见 一作:下见)
山色遥连秦树晚,砧声近报汉宫秋。
疏松影落空坛静,细草香闲小洞幽。(闲 一作:生)
何用别寻方外去,人间亦自有丹丘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军城早秋

严武 严武〔唐代〕

昨夜秋风入汉关,朔云边月满西山。
更催飞将追骄虏,莫遣沙场匹马还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